|
|
|
|
|
|
老板和員工大PK:到底誰比誰更辛苦? |
發布日期:2010/12/6 |
企業是老板苦還是員工苦呢?家家有本難念的經。老板有老板的壓力,員工有員工的痛苦。如果說老板是弱勢群體,那么一定會遭到員工的痛罵。如果說員工是弱勢群體,那么老板也一定不高興。
當今的社會現象,一邊是就業難,一邊是招工難。由此就可以看出,老板和員工各有各的困難,如果員工不痛苦,怎么會出現就業難呢?他有工作做還有什么痛苦呢?因為員工也有他的生存壓力,收入太低,前途迷茫的工作,他怎么有心工作?不工作沒有錢,工作了,算算房租,水電,生活費,交通費,電話費等一大筆開支,他如何生活呢?所以對于生存都解決不了的工作,他們寧可失業,也不愿意做。當然,老板也有老板的痛苦,現在企業開支那么大,產品利潤那么低,再加上人力成本那么高,他怎么招人呢?老板都沒有賺到錢,他拿什么發工資?所以老板也不是不愿意給員工加工資,他也實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!
造成這種員工與老板相互痛苦的原因是什么?這就是彼此之間合作的信用度欠缺。老板之所以不愿意投資人才,因為人才投資的風險太大。員工之所以不愿意委屈自己,因為他對老板不夠信用。
然而,一家企業的成敗就在于老板和員工的彼此信用,真誠合作,共同發展。如果大家都只計算自己的得失,那么老板與員工的合作一定走不遠。所以現在企業的壽命越來越短,人才的跳槽率越來越頻繁。社會資源的浪費就越來越嚴重。
如果過去員工是弱勢群體,那么現在老板卻成了弱勢群體。因為現在的老板比員工的壓力的確要大些,一個員工沒有工作,他只需要考慮個人的生存問題,即使員工三五個月不上班,有了朋友和家人的支持,他一樣可以輕松地度過。而且他只要想找工作,不挑剔,隨便可以找到一份生存的工作。如果一家企業沒有員工上班,那么老板就急了。員工可以隨便辭職,老板卻不可能隨便關門。如果企業一旦倒閉,老板已經是債務壓身,又怎么能隨便一走了之呢?因為員工辭職了,隨便可以找一家同行業工作,老板卻想東山再起,恐怕就沒那么容易了。所以,面對今天的企業招聘難,老板比員工的壓力更大。員工冒風險,只是小風險,老板冒風險卻是大風險。因為員工沒有錢可以找老板要,老板沒有錢,他又能找誰要呢?所以老板不得不為企業的未來著想啊!
特別是現在的教育觀念,老板更加難做,一個員工上班了,不管他有沒有為企業賺錢,企業都必須保障他的最低工資,而一家企業,誰又來保障他的最低開支呢?老板付出了代價,沒有賺錢到,又能找誰要呢?所以當今企業面臨的壓力是越來越大,他上要對國家負責(不管企業有沒有賺錢,稅收必須交),下要對員工負責(不管員工有沒有賺錢,工資必須發),外要對客戶負責(不管企業有沒有賺錢,質量必須做好)。可是誰來對企業負責呢?老板。可是老板也是人,他也要用錢啊!如果大家都找他要錢,那么他的錢從哪里來呢?中國創業者有多少人有創業資本呢?如果他真的很有錢,還用得著創業嗎?
因此,今天的社會,如果大家不能理解創業者,支持創業者,信用創業者,那么市場將會有更多的企業倒閉,同時也會有更多的人失業。如果大家都急于求成,急功近利,那么老板和員工都無法有效合作,最后,老板的企業做不大,員工的收入提不高。企業形成了惡性循環。如果我們把企業當作社會資源來利用,有了風險大家共同分擔一點,有了利益大家共同享受一點,那么企業也發展起來了,人才也成長起來了,這就是共同富裕嘛。所以我們在提供共同富裕的同時,一定要提倡共同付出,沒有共同的付出,那么共同的富裕呢?希望老板和員工都能夠充分認識這一點。 | |
 |
|
|
|
|